欢迎进入泛第三极环境中心

首页

首页 > 正文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青藏高原新旅程新发现”系列讲座(第四十一讲):青藏高原湖泊变化与影响

 

 2023年11月13日,应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国庆研究员进行了题为“青藏高原湖泊变化与影响”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刘勇勤教授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

张国庆研究员从三个方面对青藏高原湖泊变化与影响进行了论述:(1)青藏高原历史湖泊变化特征;(2)青藏高原历史湖泊变化原因;(3)青藏高原未来湖泊变化影响。

张国庆研究员提到,青藏高原的湖泊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青藏高原内部大湖,另一类喜马拉雅冰湖。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平衡的关键要素组成,是青藏高原冰湖溃决洪水(GLOF)灾害的源头。

与全球其他地区水体的萎缩趋势相比,青藏高原湖泊水体呈现扩张趋势。张国庆研究员对中国长期湖泊变化也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主导着西部干旱冰川补给区湖泊增加,其与人类活动增强引起的东部湿润区湖泊萎缩形成显明对比。张国庆研究对青藏高原的湖泊扩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面积变化、水位变化、水量变化。此外,张国庆研究员还探究了青藏高原湖水表面温度变化、湖冰物候变化。

张国庆研究员探究了青藏高原历史湖泊变化的原因,揭示降水和冰川消融增加决定湖泊扩张,降水增加贡献更大(~70%)。后续研究进一步定量化了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收缩-扩张的控制因素,1975~1995年,冰川融水弥补了21%的湖泊水量损失; 1995~2020年,冰川融水促进了9%的湖泊水量增加。三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的远程效应导致高原内部降水增加,进而促使湖泊扩张。

对于青藏高原未来湖泊变化影响,张国庆研究员首先提到了卓乃湖溃堤的案例,引入湖泊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也揭示了内流区湖泊水量变化主导了陆地水储量变化。张国庆研究员课题组也对青藏高原湖泊未来的面积、水量、水位的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预估,并且对湖泊变化对包括草地、桥梁等人类的未来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估。张国庆研究员通过分析发现冰湖的面积和数量呈现扩张,而冰湖溃决的洪水影响不可忽视,因此也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冰湖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此外,张国庆研究员也对喜马拉雅隐藏的冰川损失量进行了探究。

该报告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参会师生们与张国庆研究员展开了积极的学术交流和激烈的思维碰撞。会议在中心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