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泛第三极环境中心

首页

首页 > 正文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青藏高原新旅程新发现”系列讲座(第三十九讲):生物群落β多样性与广义非相似性模拟方法

 

2023年11月3日,应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邀请,暨南大学韩博平教授进行了题为“生物群落β多样性与广义非相似性模拟方法”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刘勇勤教授主持,在兰州大学观云楼进行。

全球1/4的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而生物多样性目前因包含多维度的信息,存在测量的困境。因此,基于以上背景,韩博平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生物多样性的测量进行了论述:(1)生物多样性测量的重要性;(2)生物多样性测量的发展与β多样性的由来;(3)β多样性的广义非相似性模拟。

韩博平教授提到,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并且只有关注生物多样性,才能更好得认识自然和对环境进行科学利用和保护。韩博平教授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1)∞-1990年,以经典群落生态学为基础,生物多样性编目,生物多样性的参数测量;(2)1990-2010年,以现代群落生态学为基础,生物多样性的非参数测量,合理估计;(3)2010年-现在,结合现代生态系统生态学为重要基础,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建立生物多样性测量的标准化与统一性。生物多样性定义的焦点之一就是明确问题讨论的空间尺度,α多样性是局域群落多样性,γ多样性是区域群落多样性,而β多样性是区域内群落间的多样性差异。韩博平教授还总结了广义β多样性的多种测量方法、狭义β多样性与广义β多样性数学关系、β多样性的分解、功能β多样性及其分解。

与α多样性相比,β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更为复杂,并且由于β多样性本身的非线性特质,通过广义线性模型(GDM)来处理β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也更为合适。韩博平教授对广义线性模型(GDM)的含义、原理和优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例清晰的解释了广义线性模型(GDM)的应用。最后韩博平教授也介绍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经典书目。

该报告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参会师生们与韩博平教授展开了积极的学术交流,每位师生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