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应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邀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廖燕研究员和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由计慕侃教授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
廖燕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古菌细胞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古菌对于理解真核生物的早期进化至关重要,然而原始古菌细胞如何进化出产生真核生物所需的复杂性,仍未解决。廖燕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微管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细菌、古菌和真核细胞中的差异。廖燕研究员利用嗜盐古菌Haloferaxvolcanii作为模型,首先在其基因组中敲除了微管蛋白基因FtsZ,验证了其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性,并利用3D共聚焦显微镜展示了基因缺失和过量表达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之后还在细胞中定位了微管蛋白,揭示了其在细胞分裂过程的作用与机理,并认为细胞由2个FtsZ基因演化为单个FtsZ基因是由于基因的结果。

廖燕研究员还对FtsZ基因的调控与活性开展了研究,发现了CdrS调控因子,参与了包括FtsZ在内的18个基因的表达;以及CdpA蛋白,参与了细胞分裂。据此,进一步推进了对原核细胞分裂过程与机理的认识。
最后,廖燕研究员介绍了一种新的古菌细胞寄生现象。DPANN古菌是一种具有较小细胞体积、较小基因组的古菌,它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新陈代谢过程,广泛分布于地球生物圈层。纳盐古菌(Nanohaloarchaeota)是DPANN超门中的重要组成,依赖与宿主共生生存。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廖燕研究员展示了纳盐古菌对宿主Hrr.Lacusprofundi的侵入过程、胞内定位、以及宿主的致死过程。

本次讲座吸引发了参会师生们的浓厚兴趣。会后,大家与廖燕研究员就DPANN对宿主的裂解机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