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019级闫琦)
对于经常奔走于青海、甘南的我来说,西藏应该也是风吹草地见牛羊,即便如此,第一次前往西藏心中仍然充满憧憬与欢喜。心中的期待也许是那里高原雪域的冰晶湖泊,也许是那云雾飘渺的藏地秘境。带着这满腔期待,开启了我们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之路——羌塘无人区阿木措湖。
5月29日,大家分别从北京、兰州前往拉萨研究所。到达后,开始准备野外物资、装车,于31日早8:00出发前往阿木错。第一天,我们沿雅江河谷在风景如画的G109青藏公路行驶,经念青唐古拉山进入那曲。6月1日早从那曲驱车经班戈县、申扎县,远眺色林措后到达双湖县。双湖县地处羌塘高原湖盆地带,平均海拔4800m,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县城,其拥有众多著名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冰川——普若岗日也位于此。由于一路海拔持续升高,师姐出现了高原反应,大家随身携带的药物都出现了胀包,师姐的肠炎宁尤为明显。到达后,大家开始卸物资,组装实验仪器。当天晚上,刘克韶博士认真讲解分级过滤器的使用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出发前的准备
6月2日,阿木错科考小分队驱车前往阿木错湖。到达后,为了不错过最佳上湖时间,大家抓紧时间卸仪器、船充气、安装发动机。一切准备就绪后,上湖采集了表层湖水,同时测量水质。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完成0.5m、2m、4m、6m、8m、10m、11m、 12m、13m、14m、15m、16m、17m、18m不同深度湖水样品及水质参数的测定。样品于每日采集完成后,当天依次通过3μm-0.8μm-0.1μm的滤膜过滤,随后收集膜样品,用于研究不同梯度分层的微生物物种及功能多样性,揭示无氧高盐环境中微生物的特殊适应机制。之后,我们沿着径流一路向前,沿途收集了径流样品,并测量了径流水质参数。最后,采集了湖边土壤和动物粪便。
阿木错湖作业准备
湖水过膜处理
径流、土壤和粪便样品采集
在阿木错科考的一个月,我们一起熬夜做实验,一起经历了青藏高原的四季变换,也见到了阿木错的绝美风景。同时见到了很多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羚羊、藏绵羊、藏野驴和黄羊等。当然也有陷车,船被大风吹走,船漏气,爆胎等困难。我深刻记得当陷车后的师兄看到我和师姐带着林业局的车向他使来时开心的表情。尽管这样,我们一个都没少。每日踏着头顶的银河,迎着朝阳,勇敢向前。
阿木错湖美景
出没于无人区的野生动物
科考中遇到的困难
此次之行我感受到了西藏之旷野。西藏与青海最大不同就是不仅有蓝天白云草地,还有随天气颜色变化的湖泊,造就了最美西藏。同时也体会到高原科研工作者之不易,野外样品获得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力求每一次采样准备工作的完善,样品采集的规范,样品运输保存的重要性,室内实验数据处理的及时与客观准确性,成果高效化。科考之路漫长且艰辛,但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愿我们接下来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科考,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2019级闫琦
文/闫琦 图/吕现福